中国绿色时报8月14日报道(记者 迟诚) 穆棱林业局生产的木耳和猴头菇,经过三两天的物流配送,已经走进了成都郭叔叔家的餐桌;迎春林业局的黑蜂蜂蜜生产线正生产着来自香港的订单;广州刘阿姨煲了一锅香喷喷的鸡汤,里面的配料正是来自方正林业局的林下参……
是什么拉近了东北林区森林食品和千里之外餐桌之间距离?
互联网时代,答案毋庸置疑。
小到一根牙签,大到冰箱彩电,还有机票酒店,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商品是不能在网上买卖的。但对于森林食品产业而言,系统地走向电商却仍在探路阶段。
7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里传来了森林食品的“香味”。这香味带着森林的芬芳,更多的则是一种新思路的清新香气。
这是中国森林食品网开通的现场,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是这里的主角之一——“黑森”将借助森林食品的首个国字头专业电商平台,实现“互联网+”的平台建设和渠道布局。
“黑森”的品牌有两种取义,一是代表“源自黑土地,产自大森林”,二是黑龙江森工集团的简写。一个代表属性,一个代表出处,黑森成为龙江森工停伐转型之后的又一亮剑。
黑森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诞生于2013年11月,虽然成立时间并不算长,但黑森却有着坚实的“后盾”。它由龙江森工在全林区精心挑选的“精兵强将”组成——12家规模以上的国有加工企业作为集团的核心层企业,18家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为集团公司半核心层企业,以各类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生产大户等共32家为集团公司松散层企业……实际上,黑森正是对黑龙江森工森林食品资源的整合。
目前,“黑森”已开发生产了系列产品十三大类近400个品种,形成了黑森系列核心产品。
在过去,龙江森工的森林食品地处北国,而主要的消费市场却在千里之外的南方,距离并没有产生美,生产的需求和消费的需求在很长时间内无法一拍即合,大多数林区食品只能深藏闺中。
怎样从天边到眼前?“黑森”采取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破解办法。
2014年和2015年,“黑森”发力在全国布局销售网络。上海、青岛、深圳……目前“黑森”已经在全国建立了38家旗舰店,61家连锁加盟店,41家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专卖店或专柜,已覆盖全国中心城市。
3月18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北京市繁华的北二环见证了黑森北京旗舰店的开业。当天,两层楼的店铺挤满了前来采购的消费者。在相关报道刊发之后,记者接到过多次读者来电询问黑森北京旗舰店的具体地址、店面以及产品情况。就连记者的同事也有很多到旗舰店采购产品,可见消费需求的旺盛。
在线下网络布局紧锣密鼓的同时,“互联网+”的旋风刮起,“黑森”自然不能错过。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龙江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在谈到“互联网+”时强调:“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产业集约合作,招大商、找大网,通过发展制造经济、创新型经济、创意经济、注意力经济,建立森工的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实现‘互联网+’在森工的快速发展。”
近两年,“黑森”已在网上探路。精心打造的天猫黑森绿色食品旗舰店、京东黑森绿色食品旗舰店已经有良好的运营。此外,“黑森”还在积极探索多种互联网营销模式,努力寻找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
按照魏殿生“招大商、找大网”的理念,“黑森”最终选择加盟中国森林食品网。这是“黑森”深耕互联网的一个重头戏。据黑森集团总经理张图介绍,“黑森”与中国森林食品网采取“入股营销、借势营销、互联网营销”的方式进行战略合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销售额30亿元。
这次合作也被称为“黑森”绿色食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现旗舰店、连锁店、超市线下销售和电商线上销售有机结合的一次全新探索。
张图说,之前黑森集团的发展目标是:争取2016年实现森工绿色食品销售额200亿元、2018年实现300亿元、2021年实现500亿元。“现在来看,这个目标可能要再提高。”
近年来,森林食品业进军互联网正呈现风起云涌之势。“三只松鼠”“百香味”等品牌的森林食品企业已经在电商领域打开了一片天地。虽然“黑森”起步较晚,但魏殿生很有信心做出特色。信心源自于“黑森”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黑森集团旗下企业经营的范围覆盖了黑龙江全省面积的1/4,1009.8万公顷的林区面积是森林食品的生产基地,2200多种寒温带植物是森林食品的资源宝库。
线下渠道延伸,门店林立;线上空间无限,方便快捷。停伐之后的龙江森工,要将“黑森”品牌做大做强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正是国有林区借力“互联网+”实现改革转型的重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