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8月27日,第三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决策部署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二五”以来林业信息化工作,科学分析林业信息化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标志着我国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步入“智慧林业”的新阶段。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为便于各地各单位传达贯彻,更好地推动林业信息化发展,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做出新贡献,现将讲话全文印发。
这次会议是国家林业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要求,认真总结“十二五”以来的林业信息化工作,科学分析林业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全面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做出新贡献。近年来,吉林林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已跃居全国前列,为吉林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此,受赵树丛局长委托,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过去,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国家林业局党组始终坚持把林业信息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提升效益的重要抓手、服务基层的重要途径、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重点部署,全面推进。各级林业部门按照“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总要求,坚持“融合、创新、服务、提升”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十二五”以来,林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80%以上的省级林业部门设立了专门机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全国年均投入专项经费5亿多元;网站建设快速推进,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林业网站群;标准制度逐步完善,制定了20多项制度、50多项标准;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促进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示范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了13个示范省、25个示范市、50个示范县,推出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示范成果。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林业信息化有效支撑了林业生态建设。一是监测手段不断创新。遥感、物联网、卫星导航通信在生态监测领域广泛应用,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应急指挥系统相继建立并投入使用。江苏、浙江、甘肃等建立了森林防火管理系统,江西、山西、福建等建立了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北京、四川等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内蒙古森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北斗卫星和无人机技术为支撑的林火智能监测指挥系统,吉林森工开发了“森林眼”系统,北京为古树名木挂上了电子身份证。二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开展了林业资源综合监管试点项目建设,开发了森林、湿地、荒漠、生物多样性资源等监管系统。天保、退耕、三北、长防等工程管理平台实现了对生态工程有效监管。湖北、四川等建立了天保工程管理系统,甘肃、陕西等建立了退耕还林管理系统,福建、湖南、云南、贵州、海南等建立了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河南、浙江等建立了营造林管理系统,上海、吉林、青海等建设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平台。三是信息管理更加完善。“全国林业一张图”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试点省集林地、湿地、沙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为一体的“林业一张图”,全国林地落实了图纸坐标,为林业管理提供了精准高效服务。加强国家卫星林业遥感平台建设,实现了遥感信息资源共享。完成了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库林业项目建设,整合了林业资源信息。湖南、辽宁、吉林、浙江、江西、河南、广东、四川等省建成了林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二)林业信息化有效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在种苗花卉、造林绿化、林产品交易、森林旅游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拓宽了销售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建立了全国林业产业基础数据库和现代林业产业网,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吉林、河北等相继建立了林产品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江西、安徽、浙江等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林农和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市场行情、实现网上交易。北京、上海等建立了生态旅游平台,山东、辽宁、安徽等利用网站为农民解决苗木、果品销售难的问题。湖南建设了林地测土配方平台,林农轻点鼠标,就知道自己的林地适合种什么树、应该施什么肥,3000万林农享受到网络时代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吉林森工开展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实现了木材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信息可追溯管理。福建建立了远程教育系统,帮助农民依林致富。
(三)林业信息化有效拓宽了生态文化传播渠道。一是打造生态文化传播新载体。坚持集约理念,深化整合创新,打造以中国林业网为主的生态文化传播新媒体。中国林业网在中央70多个部委网站中位列第4,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政府网站,获得快速发展型政府网站等多项荣誉。四川、甘肃、上海等整合了本地所有林业系统网站,辽宁、山东、湖北、吉林等省网站群规模均达100个,龙江森工、天津、西藏、新疆兵团也加强了网站建设和整合。二是开辟生态文化传播新视角。新建了“美丽中国网”和1000多个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种苗基地、自然保护区子网站,多视角、全方位展示大自然的魅力和务林人的精神风貌。建立了中国林业网络博物馆和中国林业网络博览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产品进行全天候展示。建设了主要树种、珍稀动物等网站群,积极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三是开创生态文化传播新方式。建设了中国林业数字图书馆,实现了图书文献的网上共享。建设了中国植树网,开辟了植树造林的新渠道。完善了在线直播、在线访谈、网络电视等功能。开展了全国生态作品大赛、美丽中国征文大赛、信息改变林业征文大赛等活动,组织了两会代表话林业、生态林业铸辉煌、民生林业的脊梁等在线访谈,开展了海南鹦哥岭青年团队等专题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四)林业信息化有效提升了林业行政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大力推行网上政务公开,开设了公众留言、征求意见、在线调查、局长信箱等栏目,通过互动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充分发挥了网络舆情引导、解疑释惑的作用。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林业政策解读、技术解答,使林业大政方针和相关知识深入人心。重庆、宁夏建设了网络森林医院、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呼叫等系统,成为网络服务林农的生动实践。中国林业网和北京、新疆、福建、辽宁等建设了移动门户,通过智能终端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北京、青岛加强网络特色专题建设,推出了更多更好的精品便民服务。省级林业部门每年通过网络为民办事达25万余件、办理行政审批100多万项。二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着手将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提升为“云平台”,提高了先进性、便捷性、可靠性。建设了全国林业信息高速公路,联通了各省级林业部门和国家林业局各单位,为各业务系统运行提供了稳定、安全的传输通道。内蒙古、湖北、江西、江苏、广西、云南、甘肃、贵州、吉林森工等实现了专网全覆盖。三是加强办公系统建设。完善了国家林业局综合办公系统,移动办公全线推开。国家林业局机关文件运转周期由3周减为1周,视频会议每年召开30多次,每年节约会议和纸张印刷费用1000多万元。各地纷纷推进电子办公系统,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实现了移动办公,云南建设了林业办公群,约80%以上的单位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林业工作全局的战略选择。回顾林业信息化发展进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林业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尤其要强调局信息办在推进林业信息化工作中所做的强有力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党组,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林业信息化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向积极投身于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
二、把握形势,理清思路,努力开启林业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在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的作用日趋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近期,国务院又相继下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在短时间内,国务院连续下发两个文件,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表明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决心。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的总目标,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林业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些都要依靠信息科技为支撑,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更深入的智能、更高效的利用、更科学的决策,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改善生态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林业各种资源要素和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智能化控制,加强专业化、科学化管理,充分挖掘林地潜力,全面提升质量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
林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林业信息化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同时也迫切需要信息化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林业信息化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刚才,我们发布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了政策措施。这是全国林业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我们所说的智慧林业,就是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物联化手段,构建立体感知、管理协同、服务高效、有效支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的林业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统一思想为前提,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力推进智慧林业建设,为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集成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立智能决策、业务协同、便捷高效的政务体系,实现信息化与林业全面融合,为全面建成智慧林业奠定基础。到2020年,全面建成智慧林业,有力支撑林业改革发展。
建设智慧林业,要更加注重信息与林业各个环节、各种资源、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集约共享和协同推进。为此,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整合资源,共享协同。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地域、级别、业务界限,充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推进信息化业务协同,提升全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二是融合创新,标准引领。集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实施应用先行、国际同步的标准战略,抢占标准制高点。三是统筹协调,管理提升。统一顶层设计,推进协同运行,强化各级林业信息化部门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应用示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统筹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林业信息安全水平。四是服务为本,推动转型。面向各级林业部门和林农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低成本的信息服务,以信息化推动林业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型升级。五是循序渐进,重点突破。从组织管理、顶层设计、基础设施以及应用示范工程等多维度切入,循序渐进,讲求实效,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
三、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智慧林业建设
首先,要加快建设智慧林业网络平台。要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部署,结合林业实际,加快推进林业宽带网络和感知网络建设,为智慧林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一是按照先进、适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架构,抓紧建设林业下一代互联网,满足林业物联网接入和大数据量传输等需求。二是积极推进重点林区无线网络建设,有效提高林区网络通信覆盖率,为拓展业务应用提供基础网络条件。三是大力推进林业物联网发展,提高林业生态智能感知、林业资源智能识别、林业灾害智能监测、林业信息智能推送的能力。四是完善以卫星、航空护林飞机等组成的“天网”系统,提高林业空天感知能力和监测效率。五是实施林业应急感知工程,建立全覆盖、多尺度无缝集成的应急地理信息平台,大力推动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沙尘暴监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等的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林业部门的互联互动。
第二,要切实加强智慧林业协同管理。要加强信息资源融合,建立资源共享的林业信息系统,为各类林业工作者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一是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大力推进林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二是加快中国林业云示范建设,推进办公智慧化和协同化,规范办公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三是适应移动互联快速发展的形势,积极推进林业微门户、微博、微信等平台建设,以更加新颖、活泼、便捷的形式,服务林业、林农和公众。四是建立健全成果共享模式,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统一服务平台和信息发布工作,统一管理基础数据资源;各业务部门承担本单位业务信息的内容保障,供有关部门共享使用。
第三,要努力构建智慧林业生态服务体系。一是建设智慧林业营造林管理系统。实现覆盖各级营造林规划计划、作业设计、进度控制、效果监测、统计上报等环节的一体化营造林管理系统,为营造林工程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建设智慧林业资源监管系统。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布局、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集森林、湿地、荒漠、生物多样性监管于一体的智慧林业资源监管平台,提供多级林业资源分布和动态信息,支撑林业科学决策。三是建设智慧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通过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智能化管理,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四是建设智慧林业重点工程监督管理平台。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全过程的实时跟踪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第四,要积极打造智慧林业民生服务体系。围绕全面建设民生林业的新要求,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构建面向企业、林农及新型林区建设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设智慧林业产业培育工程。加快高新技术与林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发展。二是建设智慧生态旅游工程。在智慧生态旅游物联网应用示范的基础上,加强相关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生态旅游的大发展、大繁荣。三是建设智慧林业商务拓展工程。建立一批区域性的林权交易平台,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林业电子商务平台,为林企和林农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建设智慧林业社区工程。加大林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解决林区信息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智慧林业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社区业务“一站式”办理。
四、统筹协调,加强管理,保障智慧林业建设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林业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认识,确保实现智慧林业发展目标。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信息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部署,重点推进。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独立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要进一步理顺职能、明确责任,确保对林业信息化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协同推进。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林业信息化发展合力,共同推进智慧林业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要建立智慧林业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算好投入与产出大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要把信息化机构运行和系统运维的常规资金,纳入林业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要理顺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渠道,重点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主要业务的智慧化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多便民、惠民的智慧服务,切实让大家感到智慧林业就在身边。
(三)推进整合共建。要建立信息系统共建共赢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部门的专业优势。要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林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自上而下谋划智慧林业的整体规划,建立智慧林业的统一标准,实现应用集成,促进资源共享。必须始终坚持“五个统一”,不允许出现重复建设、信息孤岛。
(四)提升队伍素质。人才是建设智慧林业的核心。要研究制定和落实好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和使用高水平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网络设施与应用经营管理人才。要发挥林业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智慧林业人才培训基地。要加强岗前和在岗培训,特别是加强林业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狠抓工作落实。要发挥林业信息化“全领域覆盖、全过程融入、全方位支撑”的作用,在林业项目规划建设中要推进前沿技术、领先成果的应用,在林业管理生产过程中要促进最智慧、最高效手段的应用,在林业绩效考评中要把信息化建设成果作为重要指标。要大力推进标准建设,尽快构建智慧林业标准体系。要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安全保密专项审查,切实执行信息安全“一票否决制”,确保林业信息安全。
同志们,建设智慧林业,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全力推进,为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