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让融水林业换新颜(总第168期)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3-10-22来源:信息办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化让融水林业换新颜

    九万大山,贝江澄碧,苗寨如画。广西森林面积第二大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550万亩森林成为美丽广西的珍贵元素。2013年初,融水苗族自治县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的“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称号,这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山高坡陡、深沟绝壑的“杉木王国”,林业信息化会是什么样子?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融水的苍茫林海还是那么美丽,融水的林业工作却换了新颜。随机问一下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农民,他们不见得都能确切理解“林业信息化”,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到林业部门办事,方便快捷了。
    杆洞乡是融水西北角最偏远的一个乡。该乡锦洞村的老杨一大早携林权证、申请书、村委会证明到杆洞乡林业站。林业站工作人员登录林权信息管理系统,确认他的这块林地近期未曾砍伐,未曾流转,也未在银行进行过抵押,受理他的采伐申请。
    林业站工作人员现场核实老杨林地的林木,电脑计算材积,生成采伐设计。同一时间内,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通过管理系统看到了这份设计,当天网上审核,林业站当天从网上获知结果,老杨第二天便领回纸质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后,老杨带着采伐证、检尺码单来到林业站,缴纳育林金。林业站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开出育林金发票,县林业局、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各木材检查站可同步查知他这笔育林金的缴纳情况。
    老杨携木材运输证申请单等,来到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窗口的县林业局代表从管理系统看到老杨林地、办证、育林金缴纳等情况,为他办理了木材运输证。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等关联单位可即时查到这张运输证。在我国,一棵树木从活立木到被伐倒,从检尺验收到运出木材检查站,要经过许多关口,经历一系列严格的审核管理,这无疑是对宝贵森林资源的最大限度的保护。然而,这么多环节也意味着繁琐的程序和大量繁重、枯燥、重复的工作。
    可以看到,老杨从决意砍伐自家的合法林木,到办下采伐证、运输证,并不是那么费劲。他不用花5个多小时赶到融水县城,在乡林业站就可办好绝大多数手续。老杨办手续过程中,县林业局、乡林业站、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的大量工作都是在相互联网的电脑上完成的。每天每刻,县林业局、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20个乡镇林业站、6个木材检查站、3个国有林场、2个自然保护区,彼此之间都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林业工作实现了联网和自动化,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加工、育林金征收、检查站执法、营造林等都实现了即时动态监控。
    实现这样的即时动态监控,需要一种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基础设施----林业信息化平台。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随时都可能在进行着林业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储存、查阅和应用。实际上,融水林业工作的肌体都流淌着信息化的血液。在贝江畔,在苗岭中,一组组林业数据在悄无声息地流动,网上审批、网上发证、电脑授权、同步监管……这些信息化手段已经使融水林业呈现全新的面貌。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务林人都亲身感受到了林业信息化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的美妙变化。
    黄启娟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林业站会计。她说:“过去手写各种表格很麻烦,项目多,密密麻麻,很费时间,相关数据县林业局要月底甚至年底才知道。现在我在电脑上一提交,县林业局就知道我们林业站业务办理的最新情况。”
    吴显相是香粉乡林业站站长,对林业信息化的便捷、高效同样深有体会:“以前办理业务全部手写,工作量很大,林业站工作人员又少,往往顾不过来。现在都在电脑上完成,连台账都自动生成。过去手写也容易出差错,开错票了还无法修改,一修改就无效,现在电脑上可立即改正,准确快速。过去,农民申请采伐许可证,调查、勾图、测量、计算、录入、核实、审批、盖章,全部靠手工操作,办好需要半个月。现在电脑生成,网上审批,最快3天就可以办下来。”
    记者在融水镇林业站遇到前来办理木材运输证的鲁建双。这位经常在柳州市各县奔跑办证的木材商说:“融水的采伐证和运输证是办得最快的。”站在全县林业管理的角度,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韦玉林对林业信息化的种种好处有着更全面和权威的看法。
    韦玉林说,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后,首先是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他举例,过去农民申请林木采伐,林业部门做采伐设计,要面对大量繁琐工作,经常要加班加点,干部职工喊累,农民群众等久了怨声载道,县委、县政府认为林业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现在,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做成菜单式,一选即得,填写方便,采伐设计的效率大为提高。造林设计也一样,过去现场勾面积,确定造林密度,撰写造林设计,工作人员疲累不堪。现在,林地详情都在管理系统里,通过电脑操作,造林设计自动生成,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都有了天壤之别。
    韦玉林说,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好处是林业服务“三农”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近些年来,发展林业成为许多融水农民选择的致富路径。但融水最偏远的两个乡,距离县城有5小时车程,多数乡镇到县城要花2小时以上,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和农民来一趟县城很不容易。现在林业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农民一般到乡镇就可办好所有手续。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植物检疫签发、退耕还林补助、森林生态补偿兑现、沼气池补贴领取等,办理时间都大大缩短,农民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尤其重要的是,林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能够理直气壮地贷到款了。集体林改后,农民有70年林权,可用于抵押贷款,融资能力提高,这刺激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意愿。但银行还是不敢放款:林权证虽然有了,但农民自己把林子砍了怎么办?农民暗中把林地、林木流转或售卖给他人了怎么办?农民用同一块林地在多家不同银行抵押贷款怎么办?现在,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银行、林权评估机构和乡镇林业站都有终端,农民的每块林地都实现了实时动态管理,哪块林地实施了砍伐、流转或抵押,所有变更信息一一记录在案,可随时查询,这样,银行就放心把款贷给农民了,有效地破解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林区农民的“贷款难,难贷款”问题。
    韦玉林感触最深和反复强调的一点是,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后,林业部门实现了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科学管理的水平极大地提升了。
    过去没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监控和统计往往不准确,人为操控性大,如一张采伐证的采伐量为1000立方米木材,林业站工作人员却办理1050立方米,超证办理了50立方米,县林业局无法在第一时间获悉真实情况并制止这种行为。林木采伐、育林金征收和木材运输的统计也不及时和全面。现在,育林金发票号、采伐证号、运输证号全部录入管理系统,育林金发票、采伐证、运输证由管理系统签发,实现了电脑实时监控、动态统计,工作人员也无法窜改,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局可即时获得林业工作的真实数据,便于领导决策。
    过去林业站工作人员截留、挪用育林金,倒腾一两个月才解款到县林业局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育林金最终追不回来,相关人员被判罪定刑。现在,林业站每时每刻征收的育林金数额,县林业局都即时掌握,并做到当天将育林金存入指定信用社账户,县林业局和信用社电子对账,资金集中管理。
    过去县林业局无法全程监控木材检查站的执法情况和木材运输的流量,木材运输证有可能被重复使用。现在,管理系统将视频和数据同步传输,可随时监控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的检车、验证行为。每个检查站有独立识别码,验证后系统自动锁定,运输证已不可能重复使用。此外,票面多写存根少写的“阴阳发票”、假育林金发票、假采伐证、假运输证、林地重复申报骗取工程款、行政干预“打招呼”等,在程序化、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下,都完全没有了得逞的空间。
    韦玉林说,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林权地籍、林地使用、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加工、育林金征收、营造林和检查站等环节的信息联动和管理互动。不同人员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办事,不该看的无法看,不该办的办不了,该办的事能办好。规范化、科学化的程序管理成了林业工作的常态。林业信息化,使融水林业工作过程优化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能力增强了,业务管理规范了,林业社会形象提升了。信息化,使林业变得美好了。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有关负责人2012年底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检查该县的林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很高兴,也很惊讶。一个偏远贫困县,2005年就把钱花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上了。更难得的是,整套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全是为林业生产第一线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服务的,实现了对全县主要林业工作的实时动态监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枯燥的问题程序化,科学、准确、高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体现了林业信息化的强大魅力。
    搞林业信息化,融水是动了真格。2005年底,融水专门就林业信息化投入研发经费60万元,这使它成为中国最早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县之一。县财政年年有林业信息化建设预算,自2006年起,每年安排30万元,2012年安排80万元,2013年又有增加。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融水又投入150万元引进信息技术。目前,融水林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已达347万元。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为林业信息化工作筹资购置大量办公设备,建有信息化网络中心机房,设有林业信息化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融水林业系统还培养了一支既熟悉林业业务又掌握林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队伍。
    虽然林业产业优势突出,但融水仍然是一个贫困县,是广西2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搞林业信息化建设,压力很大。记者采访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韦玉林时,他又接到两个乡林业站的报告,要求添置电脑、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发电机等办公设备。2013年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他2012年6月便开始筹措,花了将近一年才有着落。韦玉林感慨:“林业信息化,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些县林业局的同志到融水,看这套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都赞不绝口,但一说到花钱,就摇头退缩了。不舍得投入,信息化建设就等于零。”
    韦玉林对目前融水林业信息化水平还不满意。他希望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林权信息、林木采伐、木材流通、古树名木、营造林、育林金、林业专业规划和林业综合信息等管理系统,并建设覆盖全县林业部门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协同办公OA系统。他希望融水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下延到20个乡镇,上接到柳州市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通过多级互动,实现林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在韦玉林看来,实现林业信息化目标,技术不成问题,最关键的是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设备更新、系统扩容和更新换代都需要持续不断地挹注资金。他相信,融水林业信息化一旦全面建成,融水林业的各项工作会变得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林业各项决策将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林业的社会贡献将更加突出,林业的社会形象也将更加完美。(摘自《中国绿色时报》 2013年8月27日)